近年來,陜西省咸陽市搶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建設機遇,構建全方位志愿服務體系,一個個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架起引導群眾、教育群眾的連心橋,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動力。
此前,渭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投入使用,轄區內100多個單位踴躍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活動,目前,渭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活動項目達到245個,志愿服務時長累計100多萬小時。涌現出中國石油長慶石化社區等一批創新社會治理可借鑒、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生動范本。社區依托“享惠家”APP和“物小寶”小程序,為小區居民提供維修、網購等14種“線上+線下”服務,基本實現了“15分鐘快速響應、30分鐘及時回復、24小時圓滿解決”的工作目標。
秦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去年6月份以來就為轄區群眾提供分類分層分眾的文明志愿活動。石斗村多功能廳搖身一變,成了周邊群眾追求文明新風的大舞臺。在興趣鏈黨建聯盟的基礎上,古渡轄區10支興趣鏈社團800多人帶動群眾開展書法、繪畫、閱讀、舞蹈等活動,愉悅身心、提升品位。
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開展以來,咸陽市按照“試點先行、分級推進、全面建設”的工作思路深入開展相關工作,在市區縣,鎮、街道,村、社區逐級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試點工作;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志愿服務總隊,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志愿服務分隊,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志愿服務小分隊,按照有陣地、有隊伍、有制度、有項目的標準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建設。整合市域內2000多個文化館、科技館、圖書館、黨群服務中心等服務陣地,統籌理論宣講平臺、教育服務平臺、文化服務平臺、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、健身體育服務平臺協同運行,根據群眾需求,精準發布服務項目,靶向開展志愿服務。
如今,秦都區的“小桔燈暖心衣櫥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、渭城區的“家長課堂”志愿服務項目、彬州市的“鄉村大喇叭”志愿服務項目、乾縣的“徐建說法”黨員志愿服務項目、涇陽縣的“鄉親議事會”志愿服務項目等已成為咸陽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的志愿服務品牌。
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3個、新時代文明實踐所74個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676個,累計參與文明實踐志愿者21萬人,服務群眾200萬人(次),到今年年底,咸陽市將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的全覆蓋,進一步給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志愿服務。